關於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2021年度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的通知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21-10-12瀏覽次數:613

各學院(部、中心):

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的進步有賴於研究技術和方法的推陳出新👨🏽‍🍳。時至今日🧑🏼‍⚖️,生命科學研究正經歷著一場研究範式的轉變🥷🏽,以系統化🙅🏽、定量化和工程化為特征的“多學科會聚”研究範式,為更深入系統地認識生命💁🏽、更精準有效地改造生物體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生命科學研究正在實現從“解讀生命”到“設計、創造生命”的跨越。針對生命科學發展亟待加強的生物技術研究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擬圍繞“未來生物技術”設立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專項項目(以下簡稱原創項目),旨在引導科研人員聚焦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問題,為認識生命、解析生命💁🏻‍♀️、設計和改造生命提供技術方法,為提高人民生命健康提供技術保障,為科技創新的跨越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現將我校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一、科學目標

改善我國生物技術領域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的現狀🤾🏽‍♀️,積極推動生物技術迭代更新,突破生物技術應用等環節的瓶頸問題,發展對生命體讀識、改造、合成、仿生、再生等技術和手段,拓寬生物技術應用場景,促進多學科跨界融合🙂‍↔️,推動生命科學研究範式變革,為服務基礎研究“四個面向”的戰略任務提供理論儲備和技術保障👩🏽‍🍼。

二、擬資助研究方向

圍繞上述科學目標,擬開展以下方向的相關研究🧑🏿‍✈️🧙🏽:

1. 生命現象觀測的高精度💼、多維度、跨尺度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究

通過新的研究範式和技術,圍繞解析生命現象、提升生命過程觀測精度、維度、尺度的技術原理,突破成像、測序等測量技術的瓶頸。資助方向包括但不限於😦:突破目前生物成像的時空分辨率極限,多成像模態整合☝🏿,無標記生物成像🕟🚥,跨尺度成像模態融合,空間多維組學,單細胞多維組學,亞細胞結構多維組學,染色質多維調控組學,單分子成像🩸,活細胞超分辨率成像🧃😬,生物大分子結構的原位解析等👮🏼‍♂️。

2. 生物分子編輯、設計、操控的技術原理和新方法

研發可以實現生物分子精準編輯、設計🎁、操縱的新技術和新方法,包括對各類生物大分子的直接操控🙆🏽,並對其技術原理進行深入研究,力爭在發展新技術方面取得突破。資助方向包括但不限於:DNA👩🏿‍🌾、RNA的編輯操控新方案及新應用🧑🏻‍🦽‍➡️,蛋白質、多糖和脂類的設計合成與操控技術,新型雜合分子(如小分子化合物的雜合)的設計🏸、構建及應用等。

3. 生命體物質流和信息流的標記示蹤和調控的原理探索和技術開發

研發可對生命體中的物質流和信息流進行標記示蹤🐤、解析和調控的新技術🧑🏻‍🦱,並對其技術原理進行深入研究。資助方向包括但不限於♔:活性生物分子🧚🏼‍♀️、高特異性探針和多功能集成的高效遞送技術和體內示蹤技術,組織、器官的結構功能模擬、修復和再生技術等。

4. 人工生命體系的理性設計與工程化構建的新技術和新方法

圍繞生命本質及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學難題,以及醫藥👩🏻‍🦱、化工、食品、環保等國家重大需求🧗🏻‍♀️,聚焦人工生物體系的理性(可預測性)設計、合成與創建的原創性研究,爭取發現並開發新理論、新策略🚅、新技術與新方法。資助方向包括但不限於:無細胞、雜合生命等人工生物系統理性設計與合成再造,細胞器、細胞、多細胞體系的理性設計與合成再造,免疫系統的重塑、糾偏與再造技術、二氧化碳的高效生物轉化與生物固定的技術等。

5. 生命數據的量化分析與計算技術

針對不斷積累的多維度生物大數據,研發數據處理和分析新方法👎🏿,實現有自主版權的工程化系統,提供可實驗驗證的新模型♚、新機理。資助方向包括但不限於:多維度跨尺度生物數據的規範收集與安全共享技術,數字信息的生物存儲計算技術及適合生物計算的專業硬件研發,腦與認知科學相關大數據的精準標註、定量處理、計算分析及建模模擬,類腦智能研究,以及新型人工智能技術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深度應用等。

6. 農業和環境生態領域中痕量物質監測與生物性狀改良的新技術開發

研究生物體和環境中高靈敏、高通量痕量物質監測新技術,和生物性狀改良的基因轉化新技術👵🏽。資助方向包括但不限於🤪:激素等痕量活性物質、環境小分子物質高通量快速監測新技術💌,高效作物基因轉化新技術或性狀改良新技術,碳匯提升和維持技術等。

7. 其他未來生物技術

為解決生命科學領域重大科學問題🧑🏿‍🍼、響應特定生命科學研究需求而進行的技術研發和工具開發。

三、資助期限和資助強度

本原創項目資助期限為1-3年,資助強度每年不超過100萬元/項📠。申請人可根據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實事求是地選擇資助期限和提出資金需求。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為“202211-202*1231日”。

四、申請要求及註意事項

(一)申請資格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項目(課題)或其他基礎研究經歷的科學技術人員均可提出申請🤷‍♂️。申請人擬開展的研究工作須符合國家生物安全條件的有關法規要求。

(二)限項申請規定

1. 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原創項目(含預申請)。

2. 原創項目申請及評審過程中不計入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範圍,獲資助後計入申請和承擔項目總數範圍(資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項目除外)。

(三)申請註意事項

1. 申請提交時間為20211101-110516時👰🏼‍♀️👩‍👧‍👦。依托我校的項目申請人須在2021114日中午12點前ISIS系統完成申報書及所有附件的正式提交。逾期不予受理🔀。

2. 申請人應根據本指南公布的研究方向選擇其中之一進行申請🧑🏻‍🔧,申請書正文應明確寫出本項申請屬於指南中的哪個研究方向。本指南引導的“原創項目”專項不唯論文🧻,但應在正文中明確闡述該項目對領域的促進作用和貢獻🧔🏽‍♀️。

3. 本原創項目申請書采用在線方式撰寫和提交。具體要求如下:

1)申請人在填報申請書前,應認真閱讀本指南和《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的相關內容,不符合項目指南和相關要求的申請項目不予受理🧛🏼‍♀️。

2)請申請人登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以下簡稱信息系統)https://isisn.nsfc.gov.cn🙅🏽‍♀️,按照“專項項目-原創探索計劃項目正式申請書撰寫提綱”要求填寫申請書。沒有信息系統賬號的申請人請向依托單位基金管理聯系人申請開戶。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專項項目”,亞類說明選擇“指南引導類原創探索計劃項目”,附註說明選擇“未來生物技術”,申請代碼1選擇C21,申請代碼2根據項目研究所涉及的領域自行選擇相應學科申請代碼🫃🏽。以上選擇不準確或未選擇的項目申請不予資助。

4)本原創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數合計不得超過2個;主要參與者必須是項目的實際貢獻者👨🏽‍🦱。

5)申請人應認真閱讀《202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預算編報要求的內容😆,認真如實編報項目預算,依托單位要按照有關規定認真進行審核🌽。

6)本原創項目采用無紙化申請👼,申請人完成申請書撰寫後🧑🏽‍🍳,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依托單位只需在線確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無須報送紙質申請書👩🏼‍🔬,但應對本單位申請人所提交申請材料的真實性和完整性進行認真審核🤛🏿,在項目申請接收截止時間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在截止時間後24小時內在線提交本單位申請項目清單🫃🏿。項目獲批準後,依托單位將申請書的紙質簽字蓋章頁裝訂在《資助項目計劃書》最後,在規定的時間內按要求一並提交。

7)原創項目申請與資助不設復審環節。

8)本原創項目咨詢方式:

自然科學基金委生命科學部交叉融合科學處

聯系人:李碩

聯系電話:010-62329246

(校內聯系人:楊春蕾🧎🏻‍♀️;聯系電話🍓:021-65881505


科技處

2021年10月9日

意昂2平台专业提供:意昂2平台意昂2🧛🏿、意昂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平台欢迎您。 意昂2平台官網xml地圖